心脏病护理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全国高血压日血压要知晓,降压要达标 [复制链接]

1#

——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

10月8日是“全国高血压日”

今年的主题是“血压要知晓,降压要达标”

为引导居民在家自测血压,重视高血压的危害,了解高血压的预防,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有关高血压的知识吧!

一、什么是高血压?

所谓高血压,是指以动脉血压升高、血管结构功能损伤为表现,可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的临床综合征。

当我们安静状态下非同日3次测得收缩压≥mmHg和(或)舒张压≥90mmHg的时候,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。家庭自测血压≥/85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。

引起高血压的原因

1、肥胖:体重过重被认为是会增加高血压发病率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2、饮食:食入过多的食盐,可招致高血压。此外,钾和钙食量过低,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足,也被认为是可使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。

3、年龄:年龄与高血压关系也很大。就总人群来说,随着年龄的增加,患病率也逐渐增加。

4、精神紧张:长期精神紧张、愤怒、烦恼、环境的恶性刺激(如噪音),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。

5、职业:工作紧张,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又少体力活动的职业,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增高。

6、饮酒:酒能引起高血压,且加重高血压,损害心脑血管。

7、遗传因素: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,父母均有高血压,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6%。

高血压的症状

1、头晕、头胀

很多高血压的病人都会有头晕头胀的表现,如果有人通过休息或者调理后,这些症状依旧得不到缓解,可以怀疑是患上了高血压,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。

2、胸闷心慌

当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得不到很好的控制,病情加重,可能就会诱发高血压性心脏病,这个时候病人就会出现胸闷心慌的症状。同时,这个症状的出现代表高血压病人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,这个时候切不可疏忽大意,应及时就医,以免危害自身健康。

3、恶心呕吐

恶心呕吐是高血压脑病的症状之一。当高血压的病人已经诱发了高血压脑病,这个时候病人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。

4、意识障碍

意识障碍也是高血压的症状之一。当高血压的病人已经出现了意识障碍,说明病人的情况已经比较危险了。

二、控制高血压,保护心脑肾

01

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,甚至危及生命,因此应积极治疗,控制血压。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。

02

所有患者坚持健康生活方式。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(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:限盐减重多运动,戒烟戒酒心态平)。

03

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,应接受降压药物治疗。

三、平稳降压,长期达标

1、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和规律服用降压药,鼓励选择每天需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,以确保平稳降压,降压治疗要达标。

2、降压治疗的血压达标标准:一般高血压患者,血压降至/90mmHg以下;合并糖尿病、冠心病、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,如能耐受,应降至/80mmHg以下;年龄在65~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/90mmHg以下,如能耐受,可进一步降至/90mmHg以下;80岁及以上患者降至/90mmHg以下。

四、高血压患者服药注意事项

01

不要凭感觉用药

有些患者觉得症状不严重或症状减轻就不继续服药降压,这些行为往往会导致血压再次升高。尤其是夏天,人出汗比较多,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会更多地通过汗液排除体外,肾脏负担减少,此时血压自然而然就降下来了,但这就是“陷阱”。一般高血压患者需长期、甚至终身服药,若擅自停药,血压波动过大,对身体的损害会更严重。

02

降压不能操之过急

血压降得太快,会引起心、脑、肾等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的情况。一半患者应经过4-12周的治疗使血压达标,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要发挥稳定作用也需要1-2周左右。

03

不能靠输液或冲血管治疗高血压

有些人迷信输液或冲血管能够活血化瘀、改善循环、预防血栓,这些做法对降压并无作用。长期坚持规律地口服降压药并综合干预是最好的治疗方法。

04

不要迷信保健品等降压作用

有些不法商家打着保健品降压不伤害身体的旗号大肆宣传,其实可能就是在里面添加了违规西药,大家不要盲目相信,要通过正规渠道诊疗。

五、预防高血压,从每一天做起:

限盐减重多运动,戒烟戒酒心态平

1、限制钠盐摄入

高血压饮食疗法最主要的关键点是减盐。钠盐摄入过多,高血压的风险增加,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。我国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g/日,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/日。

2、减轻体重

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,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,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。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。

3、适量运动

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、缓解紧张情绪、减轻体重,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。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、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。

4、戒烟

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,建议戒烟。

5、戒酒

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,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。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。目前在饮酒的高血压患者,建议戒酒。如暂时无法完全戒酒,应尽可能减少饮酒量。

6、保持心理平衡

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、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。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避免负面情绪。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。

来源: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

原标题:《全国高血压日

血压要知晓,降压要达标》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