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周末,约了几位朋友在古林禅寺泡茶,谈天说地,好不惬意。有位朋友突然问:我看你的文章,题目里经常都有10年,有什么寓意吗?就着清晨的微风,听着林间悦耳的鸟鸣,我突然感到一阵穿越时空的恍惚。是啊,为什么要写十年?我为什么总喜欢写十年?往前翻了翻文章,果然如此,点击链接↓↓↓。52岁男子淋雨后病重,背后另有原因,患病10年无症状,如何预防?10年过去,那个在诊室冲母亲大吼的30岁高血压男子,现在怎么了?10年前心跳骤停,大爷今年都90了,注意这几点,心梗照样活成寿星真是:错将黄连化成墨,写尽半生皆苦涩。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今,10年都算是一个很久的时间了,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岁月。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。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字字看来皆是血,十年辛苦不寻常。十年,足以让陈奕迅颤抖地唱出那两个字,一边享受一边泪流,也不知是分手,还是温柔。十年,足以让花木兰代父从军,成就了忠孝两全,以女儿身逆袭成孝烈将军。十年,也足以让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校园爱情化茧成蝶,如此悲剧,却终究传唱千年。然而,我在临床上碰到很多的十年,却是一个足以让青壮年从健康走向衰退的十年,是一个足以从对疾病的无知无畏到追悔莫及的十年。我国是高血压大国,目前有高血压患者2.45亿以上,然而目前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很低。很多患者明明知道自己有高血压,但是,由于担心药物的副作用,担心吃药会成瘾,担心太年轻吃药以后会无药可用,担心过早吃药容易耐药,担心吃药会伤肝伤肾,所以坚持不服药治疗。另一方面又寄希望于找到不吃药就能控制血压的秘方,而由于高血压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,容易让人忽视,往往一拖就是10年。可是,高血压对身体的伤害也持续了10年。其实在医学上对10年也情有独钟。我国有个很出名的10年风险评估,写在《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》里,叫做China-PAR模型,就是对人群心血管病的10年风险和终生风险进行预测,然后根据计算出来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生活方式干预和治疗。(ChinaPAR的评估网址: